在三津,永遠不缺乏堅持的人
2021屆學前班 徐子涵
“無論你從什么時候開始,重要的是開始之后就不要停止;無論你從什么時候結束,重要的是結束后就不要悔恨?!卑乩瓐D用這句話揭示了堅持與放棄的辯證關系,堅持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,而在三津永遠不缺乏堅持的人。
三年前,我懷著失落和憧憬進入了三津。在這里我獲得了極大的自信,在這里我知道了,曾經的“小透明”,當初的“差生”也可以得到老師的肯定,也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。
初入三津,我非常不適應宿舍集體生活,無法處理好與同學們的關系。因為自己有點膽小,性格也比較軟弱,很多時候都感到無能為力。幸運的是,我在三津遇到了一群優秀的老師,他們樂意安慰我、理解我。他們教會我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知識,還有許多與人相處的方法。在老師的幫助下,我開始改變自己,重新面對與同學之間的關系。如今,我有了許多優秀的好朋友。當初生活上的不適應是暫時的,學習上的落后才是我最頭疼的。
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,數學始終是我最難翻越的一座高山。高一的數學成績考三四十分是家常便飯,即使是后來的題型變成了全是選擇題,也不過是五六十分。當時,我很著急,可是成績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,需要日積月累。幸好,班主任看出了我焦急的情緒,他主動找到我,了解我的情況。他告訴我:要想成績提升就要多問,不論在什么時候,只要不放棄,永遠都有機會。從此我成了老師辦公室的???,我開始去寫錯題集,努力弄懂每一種題型,我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,晚自習只學習數學。從高二到高三,我看著自己的數學成績從最開始的三四十分到五六十分,再到八九十分,最后竟然能考到滿分。這個過程很長,它由數不清的試卷、做不完的習題和無數次想放棄的念頭組成。慶幸的是,我堅持下來了。在數學成績上取得的成功極大地增強了我的自信心,從那以后,每當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,我都會告訴自己:連數學這么頭疼的問題都解決了,還有什么是解決不了的?
如果你放棄了,那就什么都沒有了。倒不如一條路走到黑,說不定這正是黎明前的黑暗。
徐子涵在三津遇到一群好老師,獲得了極大的自信,這為她人生進步創造了條件。她勤學好問,有堅持到底的精神,從而走向成功,實現了理想。她中考555分,低于普高線23分,在三津三年參加對口高考,以文化課282分、專業168分、技能199.88分的成績被滁州學院學前教育專業錄取。徐子涵的經歷說明,在三津永遠不缺乏堅持的人。正因為如此,這里每年有200多人走進大學本科校園。